NEWS
紧密跟随国家产业指导及技术发展
我国科学家揭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子细胞机制浏览数:235  发布时间:2022-10-20 15:4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继发于糖尿病的视网膜血管及神经元变性类疾病,眼底微血管改变是其临床主要诊断标准,因此传统上该疾病被认为起源于血管病变。越来越多证据显示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伴随着视网膜神经元损伤,而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中,视网膜神经元病变与血管病变间的发展关系尚不明确。


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题为“Progressively decreased HCN1 channels results in cone morphological defects in diabetic retinopathy”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研究人员利用斑马鱼模型结合高糖处理,造就高血糖背景下视网膜神经元与血管进行性病变。研究发现,在视网膜血管结构病变之前,视锥细胞结构损伤独立出现,其内外节长度随血糖升高显著缩短。单细胞测序分析发现,高血糖状态下光感受器细胞是最易受累的视网膜神经元类型。


该研究利用斑马鱼模型模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程,揭示该类疾病发病起源于视锥细胞损伤而非传统认为血管病变,并揭示了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视锥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为探索该疾病发病机理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论文链接:

https://www.jneurosci.org/content/early/2022/09/16/JNEUROSCI.2550-21.2022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Journal of Neuroscience》,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10000 11604

服务热线:

15881302747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盛龙路1390号附7号
邮箱:service@izkkj.cn

Copyright © 2023 重庆中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4042891号,渝ICP备2024042891号-1,渝ICP备2024042891号-2,渝ICP备2024042891号-3,渝ICP备2024042891号-4,渝ICP备2024042891号-5